武月明在致辞中指出,三晋大地蕴藏着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,星罗棋布的古遗址、古建筑、石刻壁画以及珍贵的馆藏文物,都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、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。他指出,如何让这些沉睡的文物资源焕发新的时代光彩,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,也是长治学院根植文化沃土、赓续文明文脉的应有担当和责任使命。
决赛作品主题鲜明、内涵丰富,涵盖了大量山西历史文物元素。参赛队伍采用歌舞、对话、快板等多种演绎形式,让文物“开口说话”,实现了历史与当代的深情对话,一件件文物在同学们的讲述中,不再是静默的器物,而成为闪耀历史光芒的文化见证者,展现出青年学子让文物“活”起来的青春担当与文化自觉。其中,一等奖作品历史与旅游管理系“玉见和平”队所演绎的文物--东周勾云纹双龙玉梳和音乐舞蹈系“三彩虎枕”队所演绎的文物--三彩开光莲石鸳鸯纹虎形瓷枕尤为亮眼。作品以独特的创意视角和深刻的文化解读,让古老文物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。
选手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,赢得阵阵掌声。参赛队员们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比赛,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,更感受到了文物所承载的精神力量。今后,要继续以文物为媒介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将历史智慧融入学习与生活实践中,坚定文化自信,增强责任担当,在新时代书写属于长院青年学子的青春篇章。
据悉,本次大赛自初赛启动以来,共吸引全校24支队伍、2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。作为长治学院“文化铸校”办学思路的重要实践,该赛事以赛促学、以赛育人,推动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,增强文化认同与传承自觉。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场艺术与思想的交流,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,充分展现了学校“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”的教育理念,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和服务地方注入了新的活力。